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写安徽合肥连锁经营的文章,我觉得这里面绝大部分对安徽合肥连锁经营的描写是不负责任的。这个行业本身由一个巨大的“谎言”在维系,除最高级别老总以外的所有人,包括所谓的“讲师”都不清楚行业的真实内幕,从而在这个行业里乐此不疲,其真实内幕也不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呆上一年半载就能够明白其中奥秘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和报道只能弄巧成拙,他们会坚定不一地把这些有失偏颇的报道称之为“负-面-报-道”——Guo家暗中保护的手段。
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才能对这个行业伤筋动骨,才能让从事安徽合肥连锁经营的人们走出困境。本文为大家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安徽合肥连锁经营。本人有两年多在安徽合肥从事行业的经历,在这个行业的最后阶段,为实现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价值取舍,作者辗转接触了几十位高级业务员,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了所有信息。
安徽合肥连锁经营这个行业一句“一个级别知道一个级别的事”躲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上总后每个月真的有6-10万的保底工资吗?如果有怎么解释这个钱从哪里来
二:为什么家族式的人都去做了?
三:上平台后能挣一千多万是为了宣传还是事实?
四:上老总说是买车买房是真的吗??
五:为什么老总知道行业的内幕还没办法的叫自己的家人?
六:税收是交给Guo家了还是老总分掉了?
七:45%具体是怎么分配的?每一代老总具体是怎么拿钱的?
八:上总后就不见人了?老总们每天都在干什么?
九: 为什么一个级别知道一个级别的事情呢?里面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从事连锁经营的人数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都是因为一个“善意”“谎言”而从事这个行业的,等在这个行业中一点一点发现其中问题时,却因为没有退路,难以自拔,继续在痛苦中挣扎,接受着现实的惩-罚。
在连锁经营行业中,所有人都因为一个所谓的美丽“谎言”被“骗”到安徽合肥,然后又因为一些所谓的现实和所谓现象相信了连锁经营是Guo家投放在安徽合肥的Guo家项目,这个Guo家项目因为其特殊性Guo家虽然在表面上进行了打压和取缔,但实质上是在暗中支持。大家相信了连锁经营行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培养出中国的本土化直销人才,从而在中国直销市场完全开放的时候与国外直销公司进行抗衡;能够刺激安徽合肥的经济增长,提升安徽合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能够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缓解Guo家的就业压力;能够快速打造一批中产阶级,从而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稳定社会;能够解决企业产销瓶颈化的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家甚至生拉硬拽把连锁经营行业同北部湾经济发展,东盟十国的经贸关系联系在一起。这些大家都相信并接受了,并不因为自己从事连锁经营而感觉耻辱,反而因为自己能从事这么一个大家眼中的利国、利民、利己的行业而感觉荣耀。
在相信连锁经营行业是Guo家项目的同时,大家再对连锁经营行业所采用的“等腰梯形”经济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这套经济模式在理论上完全成立,从而再对比连锁经营行业从业人员井井有条的现实生活,自然就相信了连锁经营行业在实际操作中跟大家所讲的理论上应该是统一的。那按照这样的理论,连锁经营行业就是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发财致富的Guo家项目,并且能够带动自己的亲人朋友,所以大家把连锁经营行业又称之为机会性的行业,是继个体户、原始股以后的又一次大众化的机会。用连锁经营行业通常的话说,这是一个“短、平、快”的行业。
▁
大家把目标盯着三百八十万,既然是能够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下一年左右时间赚到至少三百八十万,同时,连锁经营行业大家所一致宣扬的是连锁经营行业因为“责任心”的存在,是一个上拉下推、左帮右扶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加入了连锁经营行业想不成功都不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看重了连锁经营行业的责任心,以及每个人在行业里面都享有的份额累加,也就忽视了自身能力的问题。
差不多每一个加入连锁经营行业的人都对自己从事连锁经营行业所存在的风险评估不足,“讲师”们一直鼓吹连锁经营是一个100%成功的行业,按照理论上推测确实是能够保证100%成功,同时连锁经营里大家所共同营造出的氛围是你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现这些漏洞的,每一个加入行业两三年讲师都说自己只有几个月最多一年时间,同时还告诉你自己是业务经理级别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你所见到的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对新朋友隐瞒很多实情。
每个人都对连锁经营行业只需要最少三千八百元,最高也不超过六万九千八的投资不放在心上,同时都感觉每个人只需要发展三名直接下线就可以成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心里默念别说是三名下线,就算是三十名下线也没有一点问题。大家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熏陶之下并不清楚这些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带着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景,大家抛妻弃子,加入了这个所谓的Guo家项目。慢慢地,发现安徽合肥连锁经营并不是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三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发现自己的亲人朋友并不都是像自己当初一样认可连锁经营,所有亲朋好友都因为不理解而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自己一时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痛苦境地,以前关怀备至的亲人对自己越来越冷淡;以前亲密无间的朋友也渐渐跟自己疏远,顷刻之间,自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自己因为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而感觉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看着这一切,自己不但没有打消继续走下去的激情,反而选择了“忍辱负重”,与亲朋好友的意愿背道而驰,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连锁经营行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要咬牙挺下去,用自己的成功向大家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真心交流▁▂▃▄▅▆★雨轩QQ★1040481188★▆▅▄▃▂▁
这些只是一个开始,咬咬牙就过去了,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冲淡了。
同时,自己开始发现安徽合肥连锁经营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纯洁,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帮助他们,这里面存在着很多不可告人的交易,很多交易甚至是肮脏的,难以启齿的。这里并不是一块净土,人们的眼光跟传统行业一样势利,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天,自己发现所谓的“责任心”都是“骗”人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是可以投机取巧的,跟以前讲的完全不一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其实都不是当初所讲的只来了几个月时间,很多人都已经一年多,甚至两三年时间,而且这些人的发展并不因为自己来得自己长发展就很理想,很多人下面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所谓的“责任心”并没有帮助到他们任何忙。这时候,你体会到了连锁经营行业的难度,你体会到了发展三个下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身边能够成功发展三个人的只是极少数。
不发展下线就没有钱赚,这是连锁经营行业最现实的规律,你可能几个月都没有赚过钱了,也可能从已进入连锁经营行业就没有一分钱进账,拿着自己以前辛辛苦苦攒下来钱在行业里面天天消费,刚开始你可能并不心痛,因为这种低保式的消费而不以为然,但是时间长了你发现只出不进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洞,自己的那点钱总有一天会花光。但是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坚持不懈,生活尽管越来越困难,你同时发现家人和亲戚朋友再也不相信你了,从他们那里你再想借一分钱都不可能,就算是曾经自己给予过很多帮助的人都是一样的态度。终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了,但是你的事业还是没有任何气色,同时你发现身边的绝大多数朋友的情况跟你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在困难中挣扎。
虽然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连锁经营行业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即便这样,你都没有退缩,因为还有唯一一个信念支撑着你,那就是不论怎么说连锁经营行业总归是Guo家暗中支持的。你相信,再咬咬牙,再坚持一下,黑暗说不定就过去了,说不定你的事业就会发生转机,老朋友也会在一起相互鼓励,讲行业里面的谁谁谁,他们也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们坚持下去了,后面就时来运转,等来了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大家就在一起同命相连,用意志支撑着自己等待,《羊皮卷》上面说过,坚持不懈,总会成功!
有时候你感觉自己确实坚持不下去了,连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同时,前途还依然看不到什么希望,你可能感觉到很茫然。你身边一些认识的人当中有人离开了,然后就再也没有过去,来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能够上老总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你也想过要放弃,但是你不忍心放弃,因为你为此付出太多了,以前的工作和事业没了;以前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全都投进来了,甚至可能还为此背负了不小的债务;以前的亲人对自己冷淡了;以前的朋友跟自己疏远了,他们甚至害怕接到你的电话;以前你对待生活的激情没有了,你变得沉默寡言,你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甚至你开始否定当初的选择,你经常会设想要是自己没有加入连锁经营行业自己现在的生活应该是多么美好。
可以这一切都是现实,你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个时候你背负了太大的压力,想退出去,但是你没有路可以退。你承受着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有一些自暴自弃,开始跟其他人一样消极。你不知道如何向家人,向亲朋好友解释你的困境,大家都爱面子,你没有勇气向大家承认你的错误,或许,你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现在你还认为连锁经营行业是Guo家支持的Guo家项目,你没有成功只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欠缺,自己的运气不好,甚至你还会埋怨就是因为亲人朋友的不理解才导致了你不能成功。
连锁经营是一个奇怪并且残酷的行业,它的残酷性在于很多人意识到选择的草率的时候你已经没有退路,只有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
往事不要再提,生活还得继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念也就不同,有的人喜欢平平淡淡,有的人喜欢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你是怎样一个人,我相信都会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富有的,而不是贫穷的,当一次偶然的机会可以改变你的一切,让你走上非常富有的行列时,你会怎么做,是毫不动摇还是义无反顾去从事呢?
不要认为从事的人多就能从事,当年从事穿@销的人也有很多所谓成功人士。借别人脑袋有时会倒霉的。你是你,你是一个平常人。
我在安徽合肥做过连锁经营二年多,知道些内幕,特别是高业的些内幕,想分享的朋友加我详聊吧!
真心交流▁▂▃▄▅▆★雨轩QQ★1040481188★▆▅▄▃▂▁
页:
1
[2]